做个有“温度”的医生

时间:2017-02-20 16:26:31 来源: 点击:

【张雷 讯】有人说,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,而是患者站在医生面前,医生却只看到了“病”,没有看到“人”。有温度的医生,是心中有“人”的医生。拥有了技术之神,能否兼具人文之暖?在今天的医疗水平上,重现昔日的温情脉脉?

什么样的医生算好医生?假如在百余年前的西方社会,答案可能是——精通礼仪,且有同情心。据英国学者《极简医学史》一书介绍,当时,由于医学水平落后,医生的主要功能不是治病,而是安慰、陪伴。直到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运用到医学领域,情况才发生了改变。今天,过去神话中的换心换肝都已经变成现实,脊椎骨都可以3D打印用于临床,医疗水准突飞猛进。然而,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陪伴、安慰、绅士风度,这些在医生职业准则中退居了次要地位,甚至被渐渐冷落。很多医生过度迷信药物和手术刀,而忽视了语言的作用。一些医生态度傲慢,惜字如金,或者是没有时间沟通,或者是不愿意沟通,甚至是不屑于沟通。而对于患者来说,为了挂上一个专家号,有的通宵熬夜排队,有的长途跋涉,有的债台高筑。如果来到诊室后,医生草草几句话就打发了,甚至表情麻木、言语生硬,患者难免心生怨气,加剧对医生的不信任。

根据心理学原理,厌恶型刺激会激活个体的愤怒情绪、敌意想法和不良记忆,进而诱发攻击。其实,作为医生,语言沟通固然不可或缺,心灵沟通更为重要。有时,医生并不需要很多语言,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,就足以让患者记一辈子。医生是不是用心,患者是能感觉到的。著名医学家林巧稚深受病人爱戴,不是做了多少高难手术,而是因为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所以,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不是药物,而是关爱。

要想两条腿走路,既医病,又慰心,首先就要重视人文精神在医疗中的作用,把它作为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维。著名医生古尔爵士说:“别忘了,你的患者不是肺炎,而是得了肺炎的人。”治病是实,治人、治心同样是医生实实在在的本职。温暖是可以传递的,也是可以循环的。每个人感受到的温度,也是自己散发的温度。

在此,患者有一颗感恩之心,医生有一颗敬畏之心。两颗心交流碰撞,就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,汇聚成不可阻挡的强暖流。医学应该是充满人文精神的,医生和患者并不是对立面,而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,而他们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,在“抗病”的过程中,应该多点关爱。医学的温度,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。医患之间,互相珍惜,互相给予,医学才是温暖的。就象美国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所写“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”。

 

 


  •   120急救站点
  •   市人大专项
    工作评议专栏
  •   淄博120
    官方微信
  •   淄博市医疗急救
    指挥中心服务号
  • TOP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