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联体让急救更“幸运”让人民更幸福(第39急救点)

时间:2018-06-26 10:39:29 来源: 点击:

【王富艳  白道程  赵振华 讯】“我恢复的很好啊,现在能吃能喝,听了你们的建议,现在随身携带着药,干啥也注意,感谢你们救了我一条命啊!”6月25日,沂源县大张庄卫生院医务人员拨通了王大爷的回访电话,大爷声音洪亮,中气十足,让人放心。

心率每分钟在270次以上,哪怕是耽误一分钟患者都有生命危险!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依然是让人紧张万分。

11.webp.jpg

今年2月,王大爷因心慌不适来到沂源县大张庄卫生院就诊,急诊科值班医生立即对王大爷开通绿色通道,直接进行心电图检查,心率已超过270次每分钟,情况十分危急!正在该院坐诊的沂源县人民医院陈善宏主任,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参与到抢救患者的工作中,给予心电监护、静推胺碘酮、精神安慰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……经过紧张施救,王大爷的心率逐渐降至正常,转危为安。

“是医联体帮我们建好了医院,是医联体提升了我们的业务水平,大张庄的百姓正是医联体建设的受益者!” 大张庄卫生院齐元兵院长表示。

王大爷的“幸运”急救,得益于沂源县医联体及急救点建设。

22.webp.jpg


近年来,沂源县卫计局以推进医联体及急救点建设力度,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,在建成3加12松散型医联体的基础上,着力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,其中县人民医院与大张庄、三岔卫生院,县中医医院与鲁村、中庄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医联体。

33.webp.jpg

县级医院积极为乡镇卫生院援建设、送设备、派专家,同时吸收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进修学习。县人民医院投资150余万元帮助大张庄卫生院建设的120第47急救站,自2017年11月开诊以来已累计接(转)诊220人次,分别由县人民医院、县中医医院援建的三岔卫生院、中庄卫生院120急救点,月底即可投入使用。通过医联体既“输血”又“造血”,为乡镇卫生院注入了活力,让偏远山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得到了及时优质的健康保障。

44.webp.jpg

啥 是 医 联 体?


互联网时代的时光飞逝,传统的医疗行业迈向了智慧医疗的时代,尤其是医联体的出现,在这个行业成为了最热的关键词,在一个概念刚刚出来的时候,会伴随着很多与其相关的概念,比如前几年的云计算,以及现在的人工智能。


医联体目前有多种组织形式,在市里主要组建医疗集团,在县里主要组建医联体,对于边远地区我们就会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,我们在完善医联体协作机制的时候,落实医疗机构的定位,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,在医联体内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优先覆盖老年人、孕产妇、儿童、残疾人以及贫困人口等;探索对部分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,方便患者就近就医取药;鼓励护理院、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,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,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。



医联体的模式是“3+2+1”,以区域内的一所三级医院开头,然后联合到二级医院、卫生服务中心,社区医疗机构。医疗联合体的导向为公益,在推进健康管理的同时,为居民提供全面优质价廉的服务,在通过政府主导的联合体医疗机构,提供一些配套的措施,逐步引导就医行为。



互联网医联体平台能够为覆盖省、市、县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这5级医联体组织,建设安全高效的医联体信息一体化平台。


 

四种医联体模式

 

(一)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集团。在地级市里面,三级公立医院来牵头,联合护理中心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专业康复机构,形成一种资源共享协调分工的管理模式,在医联体内以人才共享、技术支持、检查互认、处方流动、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。

 

(二)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。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重点探索对象,县乡一体化的基础是村级卫生室,和乡镇卫生院是有效管理衔接,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,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,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。

 

(三)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。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医疗机构会有不同的优势专科资源,医疗机构特色力量为支撑,不断发挥国家医学中心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,以专科协作为纽带,组建区域间若干特色专科联盟,形成补位发展模式,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。

 

(四)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。基层边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,让公立医院向基层医院倾斜,提供远程教学、医疗、培训的服务,让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流动,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。


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为主题单位的是城市三级公立医院,在长期建立稳定的基础上,通过托管形式组建医联体,三级公立医院向县级医院派专家团队,重点帮扶基层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。





  •   120急救站点
  •   市人大专项
    工作评议专栏
  •   淄博120
    官方微信
  •   淄博市医疗急救
    指挥中心服务号
  • TOP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