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救动态
返回

立良法达善治—院前医疗急救立法 引领和推动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

时间:2019-11-21 10:54:38 来源: 点击:

【张辉 讯】《淄博市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2016年5月26日经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批准公布,自2016年8月1日实施。这是山东省第一部院前医疗急救地方性法规,改变了我市过去无法可依的问题。法规实施3年多来,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《条例》规定,积极推动《条例》落地落实见效,全市在急救有效制度供给,急救网络建设,重点疾病救治,急救信息化、标准化,社会培训弘扬正能量等方面,取得了新进展,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,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。具体表现在:

QQ图片20171117163125.jpg

一、在医疗急救资源短缺区域,新增设12处医疗急救站点,织密了全市急救网络,缩短了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。对院前医疗急救来说,时间就是生命,而急救站点的多少又决定着急救半径的长短,针对农村急救点偏少的状况,在我市南部山区、城市交界处、黄河滩区等地,依托县级医疗机构,借助医联(共)体建设,多措并举、自我加压、主动担当作为,推动急救站点建设,提升急救服务供给能力。目前,全市运行院前急救站点达51处,城区急救半径缩短至8公里左右,农村急救半径缩短至15公里左右。从接警到到达现场,全市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为14分39秒,初步形成了15分钟院前医疗急救圈,全市农村地区急救反应时间较2016年平均缩短了3.5分钟。

二、增强了院前急救人员依法从业意识,规范了急救行为,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。建立心梗、脑卒中急救协同救治网络,院前急救的每个工作环节(调度、出车、救治、转运、监护等)都按照《条例》规定要求进行,并配套出台了相关文件,规范了伤病员转运原则,减少了工作随意性。心梗和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,病死率高、疾病负担重,具有明确的“时间窗”和救治规范要求。目前,急救指挥中心联合市中心医院、市第一医院、北大医疗鲁中医院、临淄区医院、桓台县医院等区域救治中心,再联动其他“120”急救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已经覆盖全市,快速救治心梗病人之精准急救模式走在全国前列。

全域协同心梗救治“淄博模式”形成.jpg

发布“脑卒中急救地图”,明确了区域内具备静脉溶栓、取栓、动静脉介入及手术治疗能力医院名单,实现了从院前急救、基层转诊到院内多学科联合诊治流程的畅通运行。在胸痛、卒中救治上,为市民提供了同质化医疗服务,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了0.5个百分点。

脑卒中图.jpg

提升标准,抓规范服务。制定了《院前医疗急救一体化指挥调度服务规范》全国首个团体标准,列入全国院前急救服务标准唯一试点单位。发展智慧急救,提升急救效能。独居老人一键呼救、微信急救、呼救定位回放、生命体征无线远程传输以及一机六屏调度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。群众对院前急救满意度持续提升,达到99.9%。

三、强化法治宣传,弘扬让行救护车,见危施救正能量,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。全市51处“120”急救单位,践行“行善积德、厚德载物”理念,打造“善德急救”品牌,成立“善德急救”志愿服务队,每季度定期开展社会公众急救技能培训,培训市民近十万人。每月举行“120”急救开放日活动,成功举办了七届急救技能大比武大练兵竞赛。现在,主动让行免责,文明行驶让行救护车蔚然成风。淄博“杭州救人团体”荣登2016年度好人榜,第一医院程大夫救治溺水儿童等多起先进事迹被央视报道。目前,学习急救技能、“第一目击者”出手急救等敬畏生命之风在全市已然形成。

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、精准立法,引导、推动、规范、提升了我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。快捷、安全、有效、温馨的院前急救网络正积极发挥着群众“救命网”、城市安全运行“保障网”的功效。


  •   120急救站点
  •   市人大专项
    工作评议专栏
  •   淄博120
    官方微信
  •   淄博市医疗急救
    指挥中心服务号
  • TOP 返回顶部